湖北以农业机械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3-28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2022年,湖北农机装备补短板核心技术应用攻关项目开始立项,三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湖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以及十大农业产业链关键装备,发布项目清单,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织“产学研推”联合技术攻关,重点支持33个农机装备补短板项目。
着力锻长板、潜心补短板,湖北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探索形成了农机装备补短板的有效路径——制定严格的科技攻关项目管理规定,每个项目补贴资金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鼓励带动农机企业自筹资金用于投入研发生产的积极性。采取“一次立项、分年滚动支持、期末考核评价、经费成果挂钩”的方式进行,形成有效考核验收机制,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科研攻关效用。
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着眼于农业急需、农民急用,智能精准变量施肥播种机研发项目、气吸式玉米智能播种机研发项目、豆类收获专用机具研发及推广应用项目等一批“揭榜挂帅”项目进展顺利,提高了农业机具智能化水平,解决了部分领域“无机可用”的难题,推动了湖北农机化发展。
协同联合攻关的氛围日益浓厚——以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在鄂农机企业为主导,以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搭建起省级农机装备自主创新平台,力争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湖北省农机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湖北制造”端稳“中国饭碗”、守护“大国粮仓”。
截至目前,湖北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900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到1300万台,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2%。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8%,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农副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等环节的技术装备均有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数字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鲜明注脚。
九万里风鹏正举。湖北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会议精神,完善农机制造、流通、科研、推广和使用等新机制,搭建农机科技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科技攻关,加快推动湖北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机更好服务农民,让农民挑稳“金扁担”,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03/t20240328_645266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