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不再甘当“隐藏款”
时间:2024-03-28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天水麻辣烫”多次登上热搜,带火了当地旅游,也拉动了甘谷干辣椒、天水油泼辣子、定西土豆粉等当地特产的热销。今年以来,从年初“尔滨”蔓越莓掀起一场全国“土特产”大摸底,到甘肃众多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土特产”的发展备受瞩目和期待。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造就了百花争艳的乡村“土特产”发展格局,形成了一些产业链完整、品牌影响力较大的乡村“土特产”。与此同时,由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不注重差异化营销等原因,多数地方的“土特产”产业形态仍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并不广为人知。随着一个个“隐藏款特产”成为“爆款”,不少网友善意地调侃称,“我的家乡特产就是特地瞒着我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立足乡村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产品产业,从乡村产业的全链条提升,推动“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推动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各方共同受益。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要通过社有企业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行业协会参与等方式,推动地方“土特产”培育壮大,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做好对小农户的服务,帮助小农户解决好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把更多农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低于发达国家的3∶1至4∶1,产业链条较短,综合效益不高。要引导企业到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要瞄准做好品牌、提升品质的目标,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效益;要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运用新技术降低损耗率,补上储藏、运输等方面的短板。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展销平台作用,通过结合直播带货、进驻互联网销售平台、主题推介等活动进行不定期促销,组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功能互补的多种销售渠道,帮助土特产实现跨区域产销对接。
展望未来,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将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 class="yp"style="display: none;">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403/t20240328_642079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下一篇: 如何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基赋能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