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
时间:2021-03-15 来源: 作者: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始建于辽代,寺院根据大乘佛教的经典《华严经》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据旅游资讯发布中心了解,华严寺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整体也不大。坐西向东,主要是因为契丹人崇拜太阳“以西为尊”的习俗。主要看点是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十尊诸天像(0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代绘制的21幅巨型壁画,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面积在山西省寺院壁画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芮城永乐宫。
下华严寺座落于上寺的东南侧,以辽代建筑薄伽教藏殿为主,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薄伽教藏殿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殿内完整地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有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成为薄伽教藏殿傲以示人的辽塑珍品。该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是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华严一宝”。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