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资讯 >红河河口:“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持续助农增收

红河河口:“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持续助农增收

时间:2025-02-06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种植瑶药、管理营地、打扫卫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瑶家大姐”们动作熟练,从瑶药种植基地到民宿区,到处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河口县坚持以就业谋划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各种中草药种植,搭建了一批“家门口的务工车间”,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不断扩大了就业容量,延伸了产业链条,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位于河口县瑶山乡的三公主瑶药营地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我们务工车间涵盖瑶药标准化种植与管理、环境卫生清扫、民宿服务等多元业务领域,为不同需求的村民创造丰富就业机会。未来,车间还将开展各类中草药种植管理技能培训,让更多村民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瑶山乡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更多就业新路径。”瑶山乡三公主瑶药营地负责人盘文权介绍。

  

  邓秀兰是瑶山乡当地的村民,她已经在营地从事瑶药种植工作7个月了,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在这里上班不仅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补贴家用。”说起现在的工作,邓秀兰满脸笑意。

  在营地的住宿区域,村民李国珍正在打扫卫生,她告诉记者,以前只能出去打工,收入微薄,自从来“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上班后,薪资不比外出务工少,还能照顾家庭,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据了解,瑶山乡三公主瑶药营地务工车间是河口县瑶山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深入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的典型实践案例,营地秉持“互利互惠、协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共同打造一个紧贴河口实际的产业项目,将政府每年投资的5%反哺村集体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持续“添砖加瓦”,有力支撑起稳定的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有可靠的就业保障。

  截至目前,该营地已为当地群众提供2000余人次的就业岗位,工人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至8000元不等。

  “家门口”务工已经成为河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河口县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产业潜能,积极扶持、创建一批“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多措并举促进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千方百计鼓起群众“钱袋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薪”动力。(记者:黄翘楚 通讯员:朱婉玉)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5/zhoushilianbo-new_0123/14171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mlzwxx.china-village.com.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6129255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