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玉米田头听到的农"声",三天后国常会有了回"音"
时间:2021-06-21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佚名
李克强总理吉林玉米田头听到的农“声”,三天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了回“音”。
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吉林省松原市考察期间,走进农田察看玉米长势,从农民口中得知尿素、柴油等农资价格涨幅对种地带来的影响。李克强当即叮嘱随行有关负责同志,眼下正是粮食生产关键期,要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农资价格。

6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与此同时,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总理说:“一定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李克强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当天会议决定,要在加强农资市场调节、引导企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的同时,立足我国发展中国家实际,根据主要粮食作物农资等价格上涨情况,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以稳定农民收入。
“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关键时期,补贴资金要抓紧发放到位,不误农时。”他强调。
当天会议同时作出决定: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今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对500个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种植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种子、农药、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人工成本,弥补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的损失;实施玉米种植收入保险,弥补因价格、产量波动导致的损失。两种保险保障水平最高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保险费率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明年推广至主产省份所有产粮大县。加大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其中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25%,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补贴45%。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李克强说,“要立足我国发展中国家实际,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等情况,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同时要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用保险等市场化办法,帮助农民抵御灾害等风险、稳定种粮收益。”
- 上一篇: 助力脱贫攻坚临夏好青年苏小军
- 下一篇: 关于涉极目新闻记者治安案件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