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乡村规划 >2022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供种通知

2022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供种通知

时间:2022-02-21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经研究,2022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参试种于3月初统一供种,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供种时间

  2022年3月1-3日送至各收样单位,逾期未供种者视为自动放弃参试权。     

  二、供种范围

  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生产试验参试品种、对照品种。

  三、试验种子要求

  参试品种应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试验种子应达到国家种用质量标准,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未遭受意外损害;2)未经过包衣和其它药物处理。

  四、试验供种数量

  1.第一年参试及续试的普通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供种数量为12公斤。

  2.生产试验及夏播机收品种:供种数量为10公斤。

  3.甜、糯玉米品种:供种数量为4公斤。

  4.对照品种:成单30供种数量为120公斤,成单90供种数量为90公斤,阿单9号供种数量为10公斤,中玉335供种数量为90公斤,荣玉甜1号供种数量为10公斤,渝糯7号供种数量为25公斤,雅玉青贮8号供种数量为25公斤。

  五、分装及送样要求

  (一)试验用种

  1.甜、糯玉米品种

  包装要求:每个试验点每个品种供种量0.2公斤,用布袋或纱网袋装好,含内外标签,标签上写明试验组别、序号、品种名称、供种单位(标签示例:渝糯998,甜玉米组-1,重庆农科院)。

  送样要求:由参试单位寄(送)至相应承试单位。

  2.其余组别区试及生试品种

  包装要求:每个试验点每个品种供种量1公斤,用布袋或纱网袋装好。每袋均需含内外标签,标签上写明试验组别、序号、品种名称、供种单位(标签示例:成单625,区试平丘1组-1,省农科学院作物所;下同)。

  送样要求:由参试单位寄(送)至相应承试单位。

  3.对照品种

  寄(送)至相应承试单位。

  (二)留存及检测样品

  包装要求: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提供4袋种子,其余组别区试及生试品种提供3袋种子,续生同步品种提供4袋种子(续生同步品种区试和生试累计提供4袋种子)。种子用布袋或纱网袋装好,每袋500克,均需含内外标签,标签上写明试验组别、序号、品种名称、供种单位。省种子站将随机抽取样品分别作为转基因及DNA指纹检测、抗性鉴定、田间质量鉴定、品质检测(甜糯玉米)及区试留存样品。

  送样地址:四川省种子站C座一楼会议室

  收样人:毛双林;电话:18981913070。

  六、其他事项

  1.2022年参加区试第一年品种试验的参试样品提交种子时需提供非转基因品种承诺书。

  2.种子寄(送)时请注意包装安全,避免受潮变质、破漏损失或混杂。请按时寄(送)至相应单位收样人(邮寄建议使用顺丰快递,切勿寄至货运点!),因逾期未寄(送)到而错过播种时间的视为自动放弃参试权。

  3.寄(送)至各试验点的种子应保证质量和真实性,省种子站将在田间随机抽取参试品种叶片进行DNA真实性比对。

  4.自主开展DUS测试的,3月10前将盖章的测试方案扫描件(PDF版本)发送至691088257@qq.com。委托农业部授权DUS测试机构开展的无需提供。

  5.各承试点收到样品后请仔细核对组别、品种名称,如有样品错漏,请及时与供样单位联系。

  附件:   

  1.2022年四川省玉米区试及生试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

  2.2022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及生试承试单位及执行人

  四川省种子站

  2022年1月28日

  附件1区试及生试参试品种及供样单位

  附件2区试及生试承担单位及联系人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64/2022/1/28/fcc134ab3a794cdd805b0e71dfcf9ee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mlzwxx.china-village.com.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6129255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