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茬抢夏种 强农稳增粮——粮食生产大省安徽夏种一线见闻
时间:2022-06-28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大别山区,烈日炎炎。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白沙村,种粮大户姜万海正在田边指挥插秧机作业。记者看到,不一会儿,一排排绿色的秧苗,就整齐地排列于田间。
姜万海流转了350多亩土地,其中,春季已播种200亩玉米,还剩下150多亩土地,这几天正抢抓农时开展机插秧作业。“机械给农业生产带来高效率。”他告诉记者,与以前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只能插1亩地左右,而机插秧两个人一天能插约50亩地。”
在岳西县冶溪镇白沙村,插秧机正在作业中。 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行走在江淮大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各地农民在田间忙碌。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今年春播期间,该省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49.9万亩,较上年增加0.9万亩。
“各地在完成春播任务后,一季接着一季抓,抢抓农时,推动夏播粮食落实到田。”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副局长曹高飞说,截至6月12日,全省完成夏播粮食作物3615.9万亩,进度为58.8%,较上年同期快3.1个百分点。其中,夏玉米、一季稻、夏大豆分别达到712.8万亩、2592.3万亩、230.4万亩。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安徽省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等行动,主攻亩均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在产粮大县六安市霍邱县,狠抓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不动摇,成为夏收夏种工作的“重点”。霍邱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范得岩告诉记者,今年霍邱县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同时新建14个育秧中心、4个粮食烘干中心、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此外,为了支持再生稻生产,该县组建了科技特派团,提供科技支持。
操作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运用无人机直播水稻,在小麦收割前完成播种……田间地头,种粮农民探索着一件件“新农事”,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
在霍邱县城西湖乡老滩村,种粮大户李士银在田里查看水稻秧苗。 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夏种时节,记者来到霍邱县城西湖乡看到,一些不久前收割完小麦的麦茬田里,运用无人机直播的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生长,绿油油的秧苗正随风摇曳。
“在小麦收割前一周左右,我运用无人机直播水稻,现在小麦刚刚收割完,水稻秧苗已经长这么高了。”拿起一株秧苗,城西湖乡老滩村种粮大户李士银向记者介绍说,他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其中,一半是麦茬田,一半是稻虾田。“用无人机直播水稻,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生产成本。”(记者姜刚、刘晓宇、水金辰)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63045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抗旱抢种,保进度提质量
- 下一篇: 粮食安全的担子,咋扛稳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