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黄州区陈策楼镇李家湾村穷则思变:郑家仓苗木专业合作社帮穷记事
时间:2022-06-28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黄州区陈策楼镇李家湾村位于巴河腹地、全村版图面积3.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34户840人、耕地面积1200亩、水产养殖面积330亩、林果面积220亩。长期以来、由于位置偏僻、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缺乏市场主体带动、产业主导支撑、服务主力配套、处于自发发展状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缓慢、是远近闻名的穷村。2014年建档立卡时、该村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
穷则思变。李家湾人有着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脊梁。革命战争年代、该村先后有12位英烈为了反抗剥削、反抗压迫参加革命、英勇捐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勤劳质朴的李家湾人更是不甘受穷、不愿掉队。他们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悄然打响了扶贫脱贫的攻坚战。他们遵循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瞄准绿色生态建设前沿市场、思发展、谋产业、于2014年5月7日、由7个股东自筹、贷款资金200万元注册成立了“郑家仓苗木专业合作社”、以此为载体、把大伙儿组织起来、抱团结伙、共同创业、共同富裕。人心齐、泰山移、合作社成立后、社员一下子发展到80户、其中贫困户34户、苗木基地规模发展到40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200亩。他们精心培育栽种的红叶石楠、桂花、香樟、红叶继木、金叶女贞等10多个品种的苗木、成了城乡绿化的抢手货。2015年、第一批苗木投放市场即被一抢而空、亩平收益达到8000元。社员们一算账、对比原来种水稻棉花、劳动强度小了、效益高了、亩平年增收3000元以上、大家喜笑颜开、都说是合作社帮他们种下了“摇钱树”。
通则帮穷。村“两委”以苗木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苗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他们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因户因人、定向施策、精准滴灌、确保效果。 一是“四个统一”全面帮。对有土地有劳力、但缺乏资金技术的贫困户、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苗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价格销售、贫困户出勤出力即可实现增收。二组贫困户郑志标1.5亩地2015年创收5500元。二是流转土地增收帮。对有土地缺劳力的贫困户、由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按面积分红、四组贫困户郑祥佑4.7亩土地流转后、分得红利3760元。三是吸纳务工创收帮。对有劳力无土地流转的贫困户、安排他们到合作社务工。苗木培育用工量大、工价也不低、一个妇女一个月有2400元收入、一组贫困户喻先梅靠务工创收4900元。因户施策、各得其所。就这样、全村34户贫困户依托苗木专业合作社增收致富、他们对拔穷根、摘帽子充满了信心。
抱团置业拔穷根、捆绑发展奔富路、李家湾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2015年、他们在政府指导下、又贷款60多万建设了30亩钢架设施育苗大棚、发展高端苗木。他们下一个的目标是要做大做强苗木专业合作社、培育更优质的品质、实行更专业的服务、打造自己的品牌、将苗木基地扩大到周边的王家岗、石头湾、范家岗等7个村、由农户抱团发展提升到村级抱团发展、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奔小康。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nchzjj/202206/t20220615_41776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