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岳坡:一个村落的“农文旅”融合探索
时间:2022-06-2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5月26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的鼓乐厅内,南阳年鼓爱好者、当地村民蒋进洪正在手把手地教游客最基础的演奏技法。
自5月23日以来,这批组团到古岳坡疗养的游客先后体验了制作壮族五色糯米饭、侗族打糍粑、苗族扎染等特色民俗;26日晚,一场各民族同胞携手欢唱的篝火晚会让大家流连忘返。“活动多多、诚意满满,我们非常满意。”游客陆先生表示。
古岳坡所在的施厚村是《赶圩归来啊哩哩》词作者、壮族诗人古笛的故乡。近年来,当地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推进“农文旅”融合,坡内特色鲜明的民居、南阳年鼓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表演和梁汉昌等大师工作室相互交融形成的文化景观深受欢迎。
一路“高歌猛进”的古岳坡,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迎头冷水”。上任不久的南阳镇党委书记陈超凤与镇村干部、旅游企业、村民代表等反复商谈,迅速找到克服困难的路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在‘塑形’上发力较多,‘铸魂’上重视不够,导致旅游项目特色不明显,留不住客人。”
如何“铸魂”?负责古岳坡文旅产业运营的巴弗罗公司负责人郑瑾的理解是景区发展与村屯建设要有机融合,让游客与当地特色文化深度互动。经策划,古岳坡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运营项目,获得市场认可。
从南阳年鼓到苗族扎染、从石磨豆浆到柴火灶,只要游客想尝试,景区都可以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教学”,让大家体验DIY的乐趣。
景区流转耕地600多亩,种植的果蔬可供游客自由采摘,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滨湖路小学等多所学校在景区内设立了研学基地,让孩子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劳动乐趣。
青秀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在古岳坡建有文体设施,游客“动”可攀岩、游泳,“静”可看书、弹琴。
古岳坡从“塑形”到“铸魂”的转变,将游客从文化艺术的“围观者”升级为农文旅融合的“参与者”,让景区留住了“过夜客”,也提升了美誉度。2021年,古岳坡接待游客8.82万人次,旅游收入反弹至325.3万元,实现了初步“逆袭”;今年“壮族三月三”和“五一”小长假期间,当地民宿均供不应求,目前端午节期间所有房间也已抢购一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xxny/t119826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融水荣塘村: 农旅融合助村民增收
- 下一篇: 南丹茶文化旅游活动引来八方客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