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戴着口罩抓发展 “云招商”成为新时尚
时间:2020-08-27 来源: 作者:
在江苏,戴着口罩抓发展成为各地常态。孟远想摄
二月二,龙抬头。当日(2月24日)24时,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降为二级,月余之后再降为三级。与此相应,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大省江苏在复工复产路上跑出了加速度,也跑出了新气象。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截至4月15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总数4.5万家,复工面99.7%;复工人数783.2万人,占复工企业所需用工数94%;按工业用电测算,工业产能恢复至94%。
复工键快进
2月10日起,江苏各地陆续启动复工按钮,戴着口罩抓发展正成为眼下常态。
作为一家年产值10亿元的规上工业企业,南汽锻造有限公司是南京首批复工企业。公司总经理孙楠章告诉记者,复工当天他们员工到岗率超过85%,11条生产线实现全开。他说,能做到及早复工得益于栖霞区政府的帮助,除了帮我们采购一批紧缺的防疫物资,还为一些外地回来需要隔离的员工解决了居住难题。
复工之初,干部下派驻厂成为南京各区通行做法。其中,溧水区委组织部抽调18家机关单位240名党员干部奔赴复工一线,高淳经济开发区205名开发区及区级机关干部担任驻厂员,南京软件谷280名工作人员和雨花台区首批50名机关干部组成150个工作小组包干负责企业复工。
为了让企业员工放心复工,盐城市盐都区启动了核酸检测。采集一个咽拭子标本大约五六秒时间,检测结果次日就能出来,结果是阴性即可返岗。盐都区工信局投资科科长孙世明介绍,当地累计为6000多名外地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均显示为阴性,有力保障了全区复工的进度。
面对一时缺工的难题,江苏多地政企携手包机包车接人。10条生产线仅有2条正常运转,有两三百人的用工缺口。无锡爱玛集团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其生产的两轮电动车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复工时面临订单多、工人少的突出矛盾。2月20日下午,无锡市司法局党员先锋队闻讯即与云南红土航空公司联系包机;次日晚9时30分许,乘载133名云南籍务工人员的包机航班抵达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这也是此番疫情发生以来江苏首批包机接运企业返岗人员,政府和企业各承担50%的费用。
无独有偶。2月24日晚上10点多,194名陕西略阳籍民工乘坐江苏海安市政府的包机飞抵南通兴东机场。海安与略阳是对口协作关系,经由此举,海安企业在解决用工荒的同时也帮助略阳民工实现了增收。南通市还通过点对点包车帮助当地300多家企业3000余人顺利返岗。此外,复工专列、高铁包厢等助力复工的形式在苏州、南京等地也有尝试。
在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村属企业实现近百分百复工复产。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特种化纤厂副总经理汪方能说,企业订单接到了6月上旬,目前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也在做产能优化,计划再增加10万吨产能以满足用户需求。
总体来说,我们复工复产情况好于全国。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介绍,截至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部复工,中小工业企业复工面达到84%,工业产能恢复到94%。他还透露,3月份江苏省工业产值同比实现了正增长,扭转了2月以来的下滑势头,正在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南京徐庄高新区一家企业员工上班的场景。记者王新年摄
大项目压舱
关键时刻,重大项目对经济基本面压舱石的作用尤为重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近期在江南苏北正此起彼伏。
塔吊转动,机器轰鸣,人员穿梭。3月26日,记者走进徐州高新区的生物医疗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此前1个月,这里有58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420.6亿元。开年以来,徐州高新区已经实施的80项重大产业项目中开复工69项,暂未开工的11个项目正在按照节点计划序时推进。这里占地120亩的易录华淮海数据湖项目是徐州市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的新样板,复工已经两月余,4栋机房预计今年三季度全部封顶。
南京市复工后的首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是2月21日在溧水区举办的,该区是南京市发力打造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当日共有56个重点产业项目宣布开工,涉及总投资482亿元。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亲临站台打气。
双胜利重任在前,谋发展时不我待。4月11日,南京市发布四新行动计划,新基建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属于新基建的基建,新基建被高度重视,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田波告诉记者,云快充平台现已接入900余家充电桩运营商,单日充电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下的70%。他说,接下来还将联合建邺高新区发起设立新能源投资基金,专门用于物流领域等专用充电站的布局和投资。
扬州市最新发布的356个市级重大项目中,新基建同样显眼。今年我们有14个重大产业项目为新基建项目,总投资50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4.2亿元。扬州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朱枫说。
在年初全省集中开工1473个产业项目后,近期各地再集中开工签约一批项目,表明各地项目储备多,发展后劲强。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表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后劲,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各地项目品质高、结构优,释放出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强烈信号。
江阴高新区进行云招商洽谈。采访对象供图
云模式新风
江苏省委常委会新近指出,要切实做好防控和发展较长时间双线作战的思想准备,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持续向好态势发生逆转,绝不能让加快恢复的生产生活秩序出现阻滞。为了积蓄下一步的发展动能,云招商、云服务成了新时尚。
在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当地以云招商破解疫情不利影响,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网上洽谈、签约项目加快注册、征地项目加快开工准备。2月20日,江阴高新区通过视频连线举行了航天交通物联网产业基地和御霖国际智慧康养两个重大项目的线上签约仪式。主会场设在江阴,另在深圳、上海设立分会场,三地各方云端相聚,通过一块大屏幕完成了线上签约。另据了解,一季度,江阴高新区实现到位注册外资2.35亿美元,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8%。
对南京而言,今年是第二个招商突破年。2月21日,2020年南京市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也在云端开幕,1小时内67个项目以不见面的形式成功签约。南京对疫情的防控,对招商形式的创新,体现了南京投资环境的软实力。艾伦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签约代表说,公司原计划与江宁区在春节后签约,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工作节奏,南京适时推出云签约,确保了项目进度,也降低了经济和时间成本。
前不久,南京市唯一的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向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递交了相应承诺书后,当日即取得批准文件,实现项目环评承诺即批复。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专门出台相关政策,与防疫相关的建设项目均可以申请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该局城环办业务审批人员说。
在常州市,为了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当地对省重大项目采取云服务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次视频对接、一套解决方案、一次部门集体会商,点对点推进省重大项目复工复产,积极快速帮助项目企业协调解决线上手续办理、防疫物资、人员包车返程和住宿等一批难题。
自2月份启动复工复产以来,各地不论招商洽谈还是项目服务,都更多地从面对面转为屏对屏,江苏不见面审批的改革经验也得到更好的应用,为疫情期间发展不掉线持续注入动力。江苏,在经济回暖的路上走得愈加踏实淡定。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