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红色领航绘就新蓝图 产业振兴助推新发展
时间:2023-07-13 来源: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米脂县杨家沟镇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以“红色领航”推动文化振兴,以“红色项目”刷新村庄“颜值”,以“产业发展”筑牢治理根基,有力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正是初夏好时节,米脂县杨家沟镇一片绿意葱茏。在杨家沟村的曙光实训基地,54岁的农民赵利兴正在忙着打扫卫生。该基地原是闲置多年的杨家沟豫章小学旧址,2022年初,杨家沟村通过引进榆林旅投将其盘活改造为曙光实训基地。基地每年为村集体交纳租赁费10万元,吸纳就业12人。
农民赵利兴开心地说:“自从去年这个基地开了以后,我就在这打工,一个月挣2000多元,主要就是负责打扫这个大院子的卫生,客人多的时候打扫餐厅卫生。在家门口打工,我觉得挺好,每个月都能挣点零花钱。”
走进杨家沟村,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窑洞四合院尽收眼底,宽阔整洁的道路、修葺一新的窑洞,将这个不足9平方公里的村子“扮”得越发靓丽。
杨家沟镇杨家沟村书记李永林说:“杨家沟村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禀赋,我们依托于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红色领航,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培、红旅优势,着力红色文化振兴。”
图片
据了解,2020年以来,杨家沟村先后引进资金2.97亿元致力于将杨家沟打造成国家AAAA级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目前申报4A景区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2021年底,杨家沟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也顺利动工开建,将建成以干部培训学院为主,“产学研”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同时杨家沟村未来乡村研学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也在筹建当中。
目前,杨家沟镇红色文化旅游业、传统种植养殖业、特色采摘园等都已初具规模,乡村治理初具成效。下一步,杨家沟镇将继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立足乡村振兴“文化+”定位,以打造4A级景区、打造“大杨家沟”为目标,全力打造陕北红色文化重要旅游目的地,与榆林旅投合作发展旅游服务业。
杨家沟镇在推进“红色领航”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产业发展。在米脂县杨家沟镇岳岔村的大棚里,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点缀在绿叶之间。而在蔬菜大棚基地里,人们正忙着采摘玉米、辣椒。上市的蔬菜主要销往全县各镇及县城内的各大超市及蔬菜店。因为村中多为老年劳动力,所以大棚被租了出去,并为村上提供就业岗位15个。
农民李海深告诉记者,他今年71岁了,外出打工人家都嫌年龄大不接收。大棚建起以后,不管是施肥、浇水、锄草,还是周边的绿化,他和村里好多人都来打工挣点零花钱。
大棚蔬菜和樱桃产销两旺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周边群众的“菜篮子”,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为集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杨家沟镇岳家岔村第一书记王国华说:“我们岳家岔村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突出支部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抢抓杨家沟红色革命旅游门户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采取“支部+企业+农户”发展模式,累计引进资金260余万元,建成15座现代化大棚和5座山地日光温棚,用于发展现代生态休闲采摘园和绿色生态果蔬种植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
这仅是岳家岔村引领多元富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岳家岔村坚持“抓种植保口粮、抓养殖保收入、抓特色产业保就业”的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生猪养殖为主导,小杂粮、核桃、苹果、中药材为支撑的种养结合、有机循环生态产业格局。全村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9家,生猪存栏量达3800头,年出栏约5000头,年产值1800万元。900余亩核桃年产值约20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5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杨家沟镇坚持以农为本,绿色发展,合力发展种养殖业,形成“点线面环圈”绿色田园风光。全镇现拥有5000余亩谷子基地和7500余亩山地苹果种植园,引进种植面积240亩的新品种“绥薯一号”、15亩的豇豆角。寺沟亨亨黑毛土猪、佳米驴养殖、湖羊等绿色养殖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年年分红,寺沟自然村户均累计分红达2.5万元,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副县长、杨家沟镇党委书记常志雄说:“杨家沟镇党委、政府按照米脂县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全面推进赓续红色血脉和全域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两个《意见》要求,依托杨家沟镇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构建“大杨家沟”理念,确立了“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多产联动”的新发展思路,构建以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红色旅游专线为纽带,红色旅游景区、镇核心服务区及现代农业区为三个中心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一核心一纽带三点一面”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
- 上一篇: 眉山洪雅:农业机械化 助力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 下一篇: 眉县:集体经济年年“上台阶”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