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做足做活“土特产”三字文章带动 群众增收致富
时间:2023-07-14 来源: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贵定县德新镇做足做活“土特产”三字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形成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德新镇历来是“烤烟重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德新镇不断突破生态烤烟种植数量和质量。
2023年,德新镇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采取“小集中、大连片”模式,通过大户示范带动种植,持续激发群众种植烤烟的积极性,打造集中连片“贵烟高端原料定制化生态烟叶”烤烟种植示范点200亩,发动烟农60余户种植生态烤烟2450亩,预计产出烟叶50万公斤,将直接带动群众增收1650余万元。
德新镇地处高寒,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高山生态黄桃种植的最佳适宜区,生产的黄桃香、脆、个头大,兼具很好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
近年来,德新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龙头公司引领示范带动,建成200亩以上黄桃规模示范种植基地6个,着力打造万亩黄桃小镇。同时,及时完善配套现代化生产设施,采用原生态标准化种植技术,全面保障生态黄桃优质高产。
目前,该镇已建成2500平方米冷库一个、精细自动化分选车间一个、山地轨道运输设施系统两套、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一套。
2023年,全镇预计产出生态黄桃80余万斤,创造产值12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德新镇充分整合产业优势,探索形成“‘双子’+中药材”的产业集群(山桐子、桃子),积极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让企业在村建立产业基地,同村集体合作社共同发展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项目用工难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目前,德新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有玄参、何首乌、牛大力、太子参、黄柏等中药材。2023年,德新镇新增中药材种植3500亩,实现5000亩阶段性突破,预计全面丰产后将带动1000余人受益,实现增收350余万元。

相关文章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打好冬季“护渔战”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
- 探索“五聚模式”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
- 江苏洪泽湖:保持“动态清零”高压态势,推动禁捕秩序...
-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日病” | 骆马湖渔管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