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可行方案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99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99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时间:2024-08-05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杨宝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经会同市规划资源局、东丽区、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优化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一是出台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委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建设美乡村,打造旅游小镇和美丽休闲乡村”“兴办新农家,营建津味原乡民宿度假区”“升级特色园,发展多元业态休闲园区”“推出精品线,融入京津冀乡村旅游大版图”等9方面工作任务,体现了农文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思路。二是健全组织保障。为加快推进涉农区乡村旅游发展,市、区两级成立乡村旅游工作专班,在全市建立12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和12条精品线路。同时,由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以旅游集团、食品集团、交通集团等为主体,成立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纳资源、育主体、拓市场、引客源为主要职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搭建服务支撑平台,强化对乡村民宿产业的孵化培育。三是丰富文旅要素市场。以“四季欢乐游,天津常走走”为主题,2023年策划推出200余场乡村文旅活动,特别是在2023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盘山开山节等重要活动中,紧扣乡村体验、农耕体验、民俗体验,促进文化旅游和农业、展会、体育等领域融合,在现有的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稻种文化、漕运文化、美食文化等,提升游客体验。四是推动实施重点项目。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全市文旅系统2023年乡村旅游共新建在建32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到14.88亿元。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宝坻区尔王庄镇冯家庄村、大钟庄镇牛庄子村和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共3个村列入部级整村延包试点。推动宝坻区、静海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机构,学习领会政策,开展入户调查,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二是探索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难题。结合我市实际,指导各涉农区以村或镇为单位及时总结以“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经验,形成典型案例。三是防范土地流转风险。开展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不规范行为排查和风险隐患化解,组织各涉农区对土地流转不规范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流转农村土地进行风险评估。经组织各涉农区认真排查、同步整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纳入平安中国、平安天津考评体系。加强各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面向区级、镇级承包地管理工作人员及仲裁员组织仲裁培训,高质量开展全市仲裁考评工作。2023年,天津市仲裁考评成绩突出,获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通报表扬。五是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我市滨海新区、武清区、蓟州区和静海区4个试点区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大胆探索,高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印发《关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构建我市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塑造农村集体经济新动能,打造农村集体经济新业态,激励村干部着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创新招法和思路。二是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机制。为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水平,2023年推动各涉农区建成200余家强村富民公司和联村富民公司。鼓励村属公司参与委托代理、合作开发、资产入股等稳健型市场经济活动,盘活村集体资产。明确将强村富民公司和联村富民公司等村属公司纳入农业担保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万元信用担保支持。三是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制定印发2024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储备工作方案,组织全市开展项目申报,高效用好中央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四)支持引导农业经济合作社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范运行、建立协调机制、开展示范创建、开展整区推进等工作措施,全市合作社经营实力不断增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带动能力不断凸显,形成了一批发展典型。截至2023年底,全市合作社服务带动约20余万户农户开展农业生产,经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认定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67家,经市农业农村委认定的市级农民合作社、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累计达到487家、177家。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委将按照您的建议,继续协调推动市级相关部门,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乡村旅游业态提升。全面启动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建设,着力在“特色突出、配套完善、功能齐备、品牌知名、示范性强”等方面见成效。以落实《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为契机,拓展开发主题乡宿、特色餐饮、休闲康养、高端商务等产品业态,形成特色底蕴一致、跨村跨镇跨区的休闲片区,立足片区内自然、人文、农品、非遗等多元素综合,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大范围推动“农房”变“客房”“巷道”变“商街”,突出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深化津卫文化赋能乡村行动,依托非遗技艺,甄选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手工等,实现景点与文化遗产的对接、体验项目与手工传承的对接、参观项目与民俗节庆的对接,形成乡村旅游的津卫文化品牌。健全“线上+线下”组合推介营销体系,扩大天津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体系。一是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落实党中央关于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要求,指导试点地区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组织申报整镇开展二轮延包试点。二是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落实《天津市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做好市级审批工作,并指导区镇两级做好审批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台账和土地流转合理价格引导机制,总结推广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有效模式,健全完善土地流转风险排查处置工作机制。三是探索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难题。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妥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学习安徽等省份先进经验,指导我市有条件的涉农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通过“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等方式,探索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难题。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是推动农村“三增”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工作要求,聚焦破解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各类土地价值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关键因素,推动农民增收、农地增值、农业增效。指导各涉农区结合实际,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探索“三增”工作路径模式,每个涉农区形成2个“三增”示范典型村,总结一批“三增”创新模式。二是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指导各涉农区用好2024年249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结合实际发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村集体增收。三是提升“津农经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评级体系和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打通资本下乡和融资渠道。强化村级债务监测和运营风险预警。

  (四)高质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继续开展示范创建。继续开展市级农民合作社、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为全市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推进质量提升。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指导,努力提升规范运营水平、加强主体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社企对接、健全指导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教育培训。紧密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以培育质量效果提升为关键,以选育用一体化培育为路径,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须的高素质农民,力争全年培训2000人以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ZWGK0/JYTABL152022/202408/t20240802_66906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mlzwxx.china-village.com.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6129255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