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可行方案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95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95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时间:2024-08-05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张建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新媒体+”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的建议,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抢跑“新媒体+”新赛道,依托新媒体宣传和销售等功能,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切实让天津市农业产业的好生态、好资源、好产品走出去,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线上+线下”人才引进平台。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工作部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持续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和招才引智活动宣传,招引各类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组织“双一流”高校招聘、“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海河英才”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举办14场“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同步搭建线上对接平台,提供重点岗位4.2万余个,现场接收简历3.1万余份。举办直播带岗活动,进行线上实时互动交流、投递简历,在线观看21万人次。

  (二)加强宣传引导,充实乡村振兴基层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有序开展2023年度“三支一扶”服务人员招募、培训、考核、慰问等工作,鼓励和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2023年,共招募200名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岗位服务,创历史新高。加强“三支一扶”工作宣传,在天津市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三支一扶风采录”板块,向各涉农区征集优秀“三支一扶”服务人员事迹定期发布,将滨海新区优秀“三支一扶”人员和农技工作者李维琦事迹选送参加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评选,宣传我市“三支一扶”人员工作事迹和良好形象。

  (三)开展招聘活动,促进乡村劳动力就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围绕“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主题,集中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努力实现“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活动期间,全市累计组织专场招聘活动539场,发布岗位信息39.92万个,为3505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用工8246人。

  (四)完善人才评价,激发乡村人才创新活力。支持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在农业技术系列职称评价中,对在农村一线直接从事生产、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并能够解决生产难题或身怀绝技的“农把式” “土专家”等,可适当放宽学历、资历等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探索对基层一线农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

  (五)开展“媒体矩阵炫彩天津丰收季”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天津“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庆典仪式上,央媒、市媒、融媒体、官方账号、个人账号等多管齐下进行主会场的宣传。20余家媒体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津云、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央广网、央视频、联通、电信、邮政、支付宝、“津沽三农”抖音号和视频号进行主会场庆典仪式现场直播,累计百万余人观看,累计点赞千万余次。23家媒体(央媒13家、市媒10家)作了97篇相关报道,浏览量超过4500万次(融媒体点击量超过800万),点赞次数超过25万次,转发8万余条。

  (六)创办“津农微众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在“津沽三农”微信公众号上创办了“津农微众报”,充分展示系统党员干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农”领域的生动实践。目前,“津农微众报”跟进刊发理论学习文章100余篇,刊发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文章40余篇。设立“理论实践”栏目,推送市农业农村委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文章,充分反映党员干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中的理论自觉,党员群众可随时点击学习,做到及时跟进学。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从民众视角传播价值观念,形成传播政策主张、引导思想舆论、倾听群众声音、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七)举办专题培训,助力农民技能提升。结合天津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形式专场培训活动,举办电商直播和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专题培训班、创新创业带头人专题培训班,举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开展“津科助农”“津建裕农”线上公开课等,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

  (八)组织电商直播,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开展天津市第二届“津农精品”直播联赛,举办比赛37场,培育“津农精品”经营主体网络销售示范直播间5个。指导开设“第一书记助农直播间”14个,直播单场观看量突破5000人。指导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负责人开设直播账号20个,直播销售额平均增长1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媒体和乡村人才,打造乡村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加大优秀“三支一扶”人员宣传力度,选树投身基层一线担当奉献的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典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助力乡村招引优秀人才。通过“双一流”高校招聘、“海河英才”专场招聘等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才引智活动,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乡村人才招聘提供渠道。

  (三)开展“新媒体+”的宣传、培训活动。在善作善成上下功夫,不断为新农人提供新舞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ZWGK0/JYTABL152022/202408/t20240802_66906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章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美丽乡村政务信息网 mlzwxx.china-village.com.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6129255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